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写作技巧


首席教师       招生简介

晚托辅导       作文辅导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长学堂 > 小学家长 > 详细内容
如何看待青少年逆反心理?
发布时间:2009/6/15  阅读次数:5079  字体大小: 【】 【】【

            在对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师、家长及专职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青少年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现象,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为此,揭开逆反心理民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它的良策的问题便撂在我们面前。
  逆反心理及其一般的心理机制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时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棗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第二,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匀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筝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这也可预防、消除逆反心理。
  5、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1]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安老师简介

安老师,在职高级教师,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在北京、济南、上海的知名学校任教,从师于由“中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北京景山学校首任校长”敢峰先生领导的“北京力迈学校”,拜师于“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基础语文教育家”王家英老师,并潜心研究作文教学近二十年,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习惯为主出发点”,主张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创造思维培养的结合,总结出“读写结合,情境激发,写实与创新”四步骤作文教法,“手把手”起步作文辅导法,把指导孩子解决“我能写什么、怎么写、作文怎样修改”为重点课题,送孩子一把“快乐作文”的金钥匙。94年11月、97年11月、2000年5月、2006年11月四次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分别获得了“优秀园丁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优秀指导奖”;有七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学习方法报》《上海亲子热线》等教育报刊杂志上;曾主编、参与编写《小学语文学习指导》——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生精要语段阅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上海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校长,浦东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田荣俊先生合作编辑出版《学会阅读》之四年级、六年级版,主编《小学生作文新思维训练》中册——远东出版社出版,主编《聆听花开的声音-高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安老师教你写作文》等书;最新编辑出版《500字作文》《快乐作文与阅读》均已在各新华书店上架。 

热烈祝贺

1、祝贺范逸铭(卢湾区兴业中学初二)同学的作文被刊登在2011年8月8日《新民晚报》B14版上;
2、祝贺时尚(复旦附中初三)同学的作文《下车打给你》刊登在2012年8月21日《新民晚报》B14上;
3、祝贺郑阳(上海实验学校初一)同学的《又一次考试》和韩梦圆(上海实验东校初三)同学的《消失的风景》两篇文章同时刊登在2011年9月4日《新民晚报》上;
4、祝贺常若瑾同学的作文《外婆,我的最爱》刊登在2011年9月11日《新民晚报》B11版上;
5、祝贺韩梦圆同学的作文《打开那扇窗》刊登于2011年9月25日,《新民晚报》的B14版。这也是韩梦圆同学第二次在晚报发表文章;
6、祝贺,2011年10月16日,《新民晚报》刊登了我辅导班2位同学作文,一篇为《对话关公》,作者是章浩霖同学,张江集团学校初二年级;另一篇是《在乎》,作者是张苏同学,金苹果学校初二年级学生。
7、祝贺2011年10月30日的《新民晚报》B14版刊登我辅导班周帆同学的一篇文章《美丽的夕阳》。
 

祝    贺
安老师作文班被上海政府新闻网站(东方新闻网)命名为“东方网少儿频道小记者指定培训点”,即日起,安老师作文班将招收“小记者培训班”,原安老师作文班学员可以直接获得小记者的资格

安老师作文指导

审题决定立意,立意决定主题
主题决定思路,思路决定结构
结构决定层次,层次决定选材
选材决定深度,深度决定分数

祝贺本站

由安老师编辑出版的《小学生作文方法新思维训练》一书已由新华书店向全国正式发行,全书共分16章,共收录160篇学生作文,作文作者全部为“安老师辅导班学生”!
安老师最新编辑出版的《500字作文》一书已于2010年5月出版发行,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全书共分18章,共收录106篇学生作文,作文作者仍为“安老师辅导班学生”,以上书籍请各位学员到各新华书店购买!
 

安老师手把手辅导
提供:

1、一对一作文辅导;
2、语数英全科提高;
3、假日语数英全托;
4、奥数专业老师辅导

安老师,在职高级教师,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在北京、济南、上海的知名学校任教,从师于由“中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改革家、北京景山学校首任校长”敢峰先生领导的“北京力迈学校”,拜师于“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基础语文教育家”王家英老师,并潜心研究作文教学近二十年,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习惯为主出发点”,主张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创造思维培养的结合,总结出“读写结合,情境激发,写实与创新”四步骤作文教法,“手把手”起步作文辅导法,把指导孩子解决“我能写什么、怎么写、作文怎样修改”为重点课题,送孩子一把“快乐作文”的金钥匙。94年11月、97年11月、2000年5月、2006年11月四次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分别获得了“优秀园丁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优秀指导奖”;有七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学习方法报》《上海亲子热线》等教育报刊杂志上;曾主编、参与编写《小学语文学习指导》——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生精要语段阅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上海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校长,浦东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田荣俊先生合作编辑出版《学会阅读》之四年级、六年级版,主编《小学生作文新思维训练》中册——远东出版社出版,主编《聆听花开的声音-高级教师教你写作文》、《安老师教你写作文》等书;最新编辑出版《500字作文》《快乐作文与阅读》均已在各新华书店上架。 

热烈祝贺

1、祝贺范逸铭(卢湾区兴业中学初二)同学的作文被刊登在2011年8月8日《新民晚报》B14版上;
2、祝贺时尚(复旦附中初三)同学的作文《下车打给你》刊登在2012年8月21日《新民晚报》B14上;
3、祝贺郑阳(上海实验学校初一)同学的《又一次考试》和韩梦圆(上海实验东校初三)同学的《消失的风景》两篇文章同时刊登在2011年9月4日《新民晚报》上;
4、祝贺常若瑾同学的作文《外婆,我的最爱》刊登在2011年9月11日《新民晚报》B11版上;
5、祝贺韩梦圆同学的作文《打开那扇窗》刊登于2011年9月25日,《新民晚报》的B14版。这也是韩梦圆同学第二次在晚报发表文章;
6、祝贺,2011年10月16日,《新民晚报》刊登了我辅导班2位同学作文,一篇为《对话关公》,作者是章浩霖同学,张江集团学校初二年级;另一篇是《在乎》,作者是张苏同学,金苹果学校初二年级学生。
7、祝贺2011年10月30日的《新民晚报》B14版刊登我辅导班周帆同学的一篇文章《美丽的夕阳》。
 

祝    贺
安老师作文班被上海政府新闻网站(东方新闻网)命名为“东方网少儿频道小记者指定培训点”,即日起,安老师作文班将招收“小记者培训班”,原安老师作文班学员可以直接获得小记者的资格

安老师作文指导

审题决定立意,立意决定主题
主题决定思路,思路决定结构
结构决定层次,层次决定选材
选材决定深度,深度决定分数

祝贺本站

由安老师编辑出版的《小学生作文方法新思维训练》一书已由新华书店向全国正式发行,全书共分16章,共收录160篇学生作文,作文作者全部为“安老师辅导班学生”!
安老师最新编辑出版的《500字作文》一书已于2010年5月出版发行,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全书共分18章,共收录106篇学生作文,作文作者仍为“安老师辅导班学生”,以上书籍请各位学员到各新华书店购买!
 

安老师手把手辅导
提供:

1、一对一作文辅导;
2、语数英全科提高;
3、假日语数英全托;
4、奥数专业老师辅导


copyright 2000-2009 安老师天天作文网( zuowen365.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1

版权声明|关于我们|在线投稿|申请链接|给我留言|付费方式|作文在线报名|

安老师(作文)
数学老帅
英语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