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写作技巧


首席教师       招生简介

晚托辅导       作文辅导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教案 > 小学语文备课 > 二年级语文 > 详细内容
二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拾贝壳》《爸爸的老师》《四个愿望》等
发布时间:2009/6/9  阅读次数:4803  字体大小: 【】 【】【
涉及到的课文有:
《拾贝壳》
《风》
《扳手腕》
《四个愿望》
《我们的生物角》
《读信与写信》
《丁丁的研究报告》
《爸爸的老师》
例子:
1.                     拾贝壳
  
教学内容:第1课《拾贝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体会孩子们在金山卫海滩上拾贝壳时的欢乐心情,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退潮、海滩、光滑”等词语。能用“舍不得”造句。
3、会按照句式练习说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拾贝壳时的欢乐心情,对比喻句的学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老师带来一串贝壳做的项链,请学生带来家中收集的贝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提出自学要求
1、                       老师范读
2、                       听了以后,你感觉这是什么地方?你想到了什么?
3、     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                       出示预习要求:
(1)       小声读课文,标出小节号,圈出生字,并读准音,认清形。
(2)       标出你不懂或认为重要的地方。
  
二、               学生自学
1、                       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                       交流:
(1)请7位同学分别读课文的7个小节。
(2)       分析字型并组词。重点:退潮、许许多多、逗人喜爱、舍不得。
(3)       多音字:扇、盛
  
三、               学习第一、二节。
1、                       什么时候才能拾贝壳?
2、                       为什么第一节中有两个“!”?
3、                       小黑板出示句式练习:海滩上有许许多多的孩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4、                       朗读第一、二小节。自由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六节。
1、                       学习第三节
(1)自己小声读第三节,想一想,这一节你读懂了什么?
(2)“五彩的贝壳”有哪些颜色?谁能说得更具体些?
         海滩上五彩的贝壳,有……,有……,还有……,真……啊!
2、                       学习第四、五节
师:海滩上的贝壳不但颜色非常美,而且形状也很(  )
(1)         找一找,课文哪两节写到了贝壳的形状美?(读一读)
(2)         这两节重点介绍了哪两类贝壳?
(3)         读一读介绍扇贝的话,比较句子:
一只扇贝的壳,真漂亮啊!
啊,一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真漂亮!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把扇贝的壳写具体,写生动了,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节。
(4)         复述第四、五节
(5)         完成课后“写”的练习1。
(6)         教师出示贝壳实物,学生用比喻的方法说一说,练一练。
3、                       学习第六节
(1)师:海滩上的贝壳五光十色,千奇百怪,怪不得孩子们舍不得离开。这又是课文哪一节的内容?(齐读第六节。)
(3)       用“舍不得”练习说话。
  
二、学习第七节
1、               齐声读第七节。
2、               这一节中用了哪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可不可以调换?
  
三、总结
1、               老师真希望有机会能带你们一起去海边,去吹吹海风,踩踩软软的沙滩,拾拾美丽的贝壳。
2、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全部教案下载
  
  
  
  
  
课后反思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两个“!”所要表达的语气和意思。
  
  
  
  
  
  
  
  
  
  
有条件,可以用实物来展示,让学生有个形象的理解。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安老师简介


copyright 2000-2009 安老师天天作文网( zuowen365.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1

版权声明|关于我们|在线投稿|申请链接|给我留言|付费方式|作文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