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剩余应用题。
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运用剩余数量来解答剩余应用题。
2、学生学会运用画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剩余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运用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上两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剩余应用题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再继续学习。(点题)
首先请回忆一下剩余应用题中具有哪3个主要的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师生总结)
总数-部分数=剩余数
总数-剩余数=部分数
部分数+剩余数=总数
2、师:好,再来看这组题目,先列式,后说数量关系。
一堆草48千克,老黄牛已经吃了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一堆草还剩33千克,还可以吃3天,每天可以吃多少千克?
一堆草已经吃了15千克,吃了5天,每天可以吃多少千克?
(1)第二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第三题呢?
(2)第二题与第三题都求什么?这两题有什么区别吗?
(3)你体会到了什么?
3、小结:剩余每份数=剩余数÷剩余的份数;部分的每份数=部分数÷部分的份数。
二、新授:
1、出示例: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读)
2、提问:(1)第一个条件是什么?第二个条件呢?第三个条件呢?
(2)问题是什么?(边问边示范画图)
(3)根据线段图你找到什么数量关系?(草料的总重量-已经吃了的草料=还剩的草料)
(4)算式是什么?(板书:48-15=33)
(5)你还可以找到第二个数量关系吗?它是什么?
(板书:剩下的草料÷天数=每天的数量)
(6)算式是什么?综合算式是什么?
(7)你是如何思考的?(个别与集体汇报)
3、试一试:
商场有350件羊毛衫,已经卖了300件羊毛衫,剩下卖了5天,每天卖多少件?
师:请小组完成线段图。
小组讨论并汇报解题思路。(讨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师:请大家列式解答。
4、比较归纳:(1)这两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2)求剩余的每份数必须先求什么?运用什么数量关系求剩余数?
小结:求剩余每份数必须先求剩余数,然后根据剩余数÷剩余的份数=剩余每份数。
三、巩固练习:
1、先画线段图,再说数量关系。
(1)商场里有2800千克水果,已经卖出1200千克水果,还剩下的水果卖出8天,
每天会卖出多少千克水果?
(2)商场里有2800千克水果,已经卖出1200千克水果,还剩下的水果每天卖出
200千克,卖出水果多少天?
(3)商场有2800千克,还剩的水果是1600千克,已卖出4天,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师:第三题与前两题有什么不同?这种类型的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部分每份数=部分数÷部分的份数。
2、请添上问题再列式计算。
(1)农场养了58头猪,已经卖出23头猪,还剩下的猪7天卖完,( ?)
(2)水果店有460千克葡萄,余下100千克葡萄没卖完,已经出售的葡萄每天卖出90千克,( ? )
(3)一条水渠已经修了10天,每天修25千米,还剩下450千米没修,( ?)
师:你为什么补充这样的问题?
请说出思考过程。
师:请大家完整解答题目。
四、总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剩余应用题
总数-部分数=剩余数 剩余每份数=剩余数÷剩余的份数
总数-剩余数=部分数 剩余的份数=剩余数÷剩余每份数
部分数+剩余数=总数 部分每份数=部分数÷部分的份数
先求剩余数、部分数 部分的每份数=部分数÷部分的份数
七、反思。
这节课的问题还是出现在数量关系上,学生的表现是:都会用分步和综合的方法来计算,并且也能结合题意明白加上括号的意义,基本上都能加上括号,正确计算。但是在说数量关系的时候,往往会说不清楚总数、剩余数、部分数、剩余每份数、剩余的份数、部分每份数、部分的份数这些数量名称,反映总是比较的慢。其实这里的数量真的是比较绕人,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迅速的说清楚。
所以我还要加强学生对数量关系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己也要注意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另外由于时间掌握得不好,使得后面的两道练习没有时间做,以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